“感恩难忘的2014,憧憬我们的2015,恩夕小伙伴们,2015年,我们奔跑吧!”随着“奔跑吧”这一声众人的齐呼,2015年2月6日下午五点,恩夕社工服务中心2014年年会完美拉下帷幕。恩夕有幸邀请到资深社工学系专家纪德尚教授、程建平教授、蒋美华教授,郑州市金水区民政局王鹏博科长、花园路街道王静主任、未来路街道任景刚主任,金水区社会工作协会闻英会长、和勤公益社理事长张楠出席此次年会,有诸位专业“大咖”来一起见证恩夕社工的成长与收获,一同展望新的一年,恩夕社工小伙伴们备受鼓舞。那一张张洋溢着激情的年轻脸庞仿佛让周围的空气都变得更加明亮。
此次年会是恩夕成长历程中第一次举办,可谓具有里程碑意义。年会中既保有传统年会中员工才艺展示的元素,同时根据恩夕社工中心主任张春燕女士的提议,别出心载的让年会中糅合了社工述职板块,由每一位恩夕同工亲自上台讲述自己2014的所得所获和2015的成长规划,然后由出席的各位嘉宾点评。在述职环节,恩夕社工每个人的表现各具特色,有慷慨激昂的表达和呼吁,有深沉凝重的探索和反思,有娓娓道来的坚持与感动,有略带青涩的感悟与感知。正如闻英会长所说“学习的形式多种多样,用年会的形式让小伙伴们快乐地学习了一把,这个形式很新颖。通过你们的述职,也让我感受到恩夕有这样一群可爱的敬业的社工孩子们,正在辛勤的为社工事业而努力,我为金水有你们这样的团队感到自豪”。
社工们认真诚挚的述职感染着现场的嘉宾,每一位嘉宾的点评发言都发自肺腑,给出的意见也很中肯。其中蒋美华教授、闻英会长都有提出关于社工机构的内部文化建设和服务品牌建设。专业化的服务最能体现一个社工机构的水平,对自身特色服务项目或服务模式的提炼总结,用什么的话语描述建构,以什么样的形式去展示,走什么样的路径去宣传推广是恩夕接下来将要思考和探索的命题之一。拥有丰厚基层工作经验的王静主任和任景刚主任以街道、社区工作需要的角度,一方面呼吁政府关于基层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一方面鼓励社工树立良好的心态遇到困难要学会自我调适,把握工作技巧开展工作“接地气”,并且要不断根据社区实际创新项目服务。王鹏博科长也提出了对社工机构和社工的期望,机构要为社工打造良好的工作平台,完善内部晋升机制,激发社工的工作能动性;社工要多学习多总结多宣传,学习专业理论同时更要学习与工作相关的技能,总结工作时“注重疗效”要让政府看到服务对象的前后变化。最后,纪德尚教授高屋建瓴的提出年轻的社工们要树立起大的社会工作观,社会工作的开展由政府主导、社工协同、多方参与,以助人自助的方式来为服务对象排忧解难,也是一项提供社会福利的工作。它发挥着传递社会政策、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协同社会治理的功能。社工要以宽阔的视角来看待自己的工作。纪教授还倡导大家要“健康工作、快乐工作、高效工作、责任工作、创新工作”,赢得阵阵掌声。诸位专家老师和领导的点评让恩夕小伙伴们受益匪浅,也再次卯足了干劲儿。
回望恩夕自成立至今走过了三个年头,从刚开始只有2名岗位社工到如今运作“温暖夕阳”关爱三无老人和五保老人项目、老年大学、老街坊互助计划、恩夕“义仓”、数码助老、“便民助农”蔬菜进社区、金林社区“儿童之家”、焦作计生家庭养老服务项目8个项目和分别分布在花园路街道、东风路街道、金水区社区服务中心的共5个社工岗位。其中计生家庭养老服务项目由河南省民政厅出资购买,恩夕也成为首批承接省级项目的社工机构;从最初只有1个行政部和1个社工部,3名社工干起工作“不分你我”到如今的20多名社工分别在行政部、财务部、项目部、服务部、督导部5个部门分工协作井然有序。恩夕不断提升专业服务水平打造品质服务的同时,机构内部建设也日趋完善。正如中心主任张春燕女士动情所说的那样“我们恩夕所有的服务项目都不是“挖坑”,因为我们坚持在“挖井”,我们要为老人们提供长久的服务。我很感恩通过我们团队这么久的辛苦与努力,获得服务对象和社会的认同,我也很开心为这群年轻的社工孩子们搭建一个成长与展示的平台。新的一年,我唯有对内带好队,为团队做好服务,对外撬动更多的资源,助恩夕再上新台阶”。且行且惜,不忘初心,新的一年恩夕社工将再接再厉,携手奔跑在社工事业的路上。